




4月中旬,由乐斯福中国与上海喜中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“2025燕子青焙师计划”训练营已经启程过半。14位来自云南省元阳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的青年师生跨越千里,在上海度过了半个月的烘焙职业发展探索之旅。
云南元阳出发
乐斯福上海烘焙中心抵达
左右滑动查看图集
大山到都市
技能学习点燃希望
2025届青焙师中有12位学生,他们都来自高一和高二年级,烘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全新又充满创造性的体验。
乐斯福中国企宣及政府关系经理任胜男
职业发展分享会
乐斯福大中华区创新&烘焙中心总监原鹏
给学生们介绍产品
烘焙中心刘师傅授课
烘焙中心应师傅给学生们讲解烘焙知识
上海喜中慈善基金会李桃芝为同学们
介绍“燕子青焙师”项目
同学们在乐斯福logo墙前的
第一“印”像
左右滑动查看图集
学员们从面团发酵、烘焙原理等基础知识起步,在乐斯福专业烘焙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了丹麦面包、欧包、贝果、甜面包、吐司及中式面点的制作技艺。尽管已经连续半个月没有休息,学生们依旧热情不减,在烘焙日记上留下自己的感悟和期许。
热狗面包实操
甜面包实操
法棍实操
白吐司实操
揉面实操
打面实操
学生们初步烘焙成果
热狗面包
学生们初步烘焙成果
巧克力卷
学生们初步烘焙成果
羊角
学生们初步烘焙成果
三明治
学生们初步烘焙成果
红豆面包
左右滑动查看图集
民族风味
舌尖上的文化传承
学习技术的同时,学员们已经开始思考如何用创意为烘焙注入新鲜活力。哈尼族姑娘普燕从家乡的七彩糯米饭获得灵感,希望能用蝶豆花等天然植物色素制作“七彩糯米面包”。她还计划把腊肉等民族特色食材加入青团,让江南点心飘散出来自云南山野的清香。彝族学生李珍梅则把目光投向了家乡的传统发酵美食,希望能制作出独具风味的“豆豉咸香包”。
学生普燕心愿卡
学生李珍梅心愿卡
学生刘佳雨心愿卡
左右滑动查看图集
两位学员主动找到老师,详细阐述了将民族饮食文化融入现代烘焙的构想,希望能在未来探索出一条“技术反哺家乡”的特色发展之路。学员们不仅学习技术,也在思考如何让技术为家乡创造价值。
感恩相遇
非遗刺绣传递温度
4月10日,乐斯福集团法国高管团队专程到访上海培训基地,与前来培训的师生亲切交流。

为表达对主办方的感谢,学生们纷纷穿上自己民族的服饰,送上了由云南留守妇女手工绣制的白玉兰刺绣作品。灵动的白玉兰刺绣将云南非遗技艺与上海市花巧妙融合,不仅承载着山区人民的情谊,也成为中法文化交流的暖心见证。
参观游学
多元体验赋能成长
燕子青焙师计划注重技能学习的同时,也强调职业启蒙体验。为了让学员们深度融入行业生态、感知职业发展前景,主办方带领师生走进上海多家标杆企业,通过沉浸式参访、实践与对话,点燃职业理想,拓宽人生边界。
创立于2011年的Connie Hé在上海和武汉拥有4家实体门店、1个甜品高级定制品牌和2家西点烘焙学院。踏入Connie Hé烘焙学院,学员们第一次现场观看和体验了翻糖艺术。看着像画笔一样用糖作画,大家感受到了一场艺术与技艺的双重启蒙。
左右滑动查看图集
在申美可口可乐展示馆,学员们直观地看到可口可乐公司瓶身设计的发展历程和经典产品,参观流水线上的塑料瓶坯如何一步步成为货架上的一瓶可乐。学员们还参观了万豪酒店集团上海苏宁环球万怡酒店,了解五星级酒店的运营和岗位要求,现场实战感受酒店后厨的面包烘焙流程。参观来伊份松江总部时,学员们了解了来自山区的农产品加工成为畅销零食的全过程,对现代食品工业也有了更全面的认知。
接下来,学员们还要经过为期半个月的学习,继续巩固掌握的烘焙技能,探索不同的职业体验。“燕子青焙师计划”不仅培养技能人才,也为偏远地区青年打开职业发展的大门。通过技能赋能与人文关怀,带领更多“燕子”飞出大山,反哺家乡,为乡村振兴与职业教育融合书写生动注脚。